完美·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完美·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

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成为学生“每周半天计划”热门实践基地
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22:07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  

近日,位于深圳南山的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迎来众多特别的观众与实践者,成为中小学生热门的打卡地与实践基地。

为积极响应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“每周半天计划”,深圳市龙岗区宝岗小学将课堂搬到了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,让孩子们在边玩边学当中感受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下午 2 点,来自宝岗小学四年级的 50 名学生,开启一堂特别的校外课。同学们观看老铸字机现场铸出金属活字,触摸感受活字印刷作品,与非遗老匠人近距离交流,最后通过自己亲手完整地体验“铸字-排版-印刷-装裱”活字印刷术的全流程,完成了满意的作品。

 

亲手体验活字印刷,一枚枚活字燃起求知欲

 

当天,南都记者在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活动现场看到,在老师与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,学生们全程兴致高昂地参观了活字文化博物馆,从博物馆入口的大型汉字艺术装置作品,到活字的铸造过程 ,各种质地与形式活字藏品,都引发学生们的强烈好奇与求知欲。

现场学生热切地向记者表达自己的感受:“我们在写关于非遗的研学手册,感觉古人的智慧真是非常的奇妙。”“我刚摸了从机器上取下的金属活字,感觉还是热的。”“今天还能亲手体验活字印刷的过程,我很期待。”“在学校上课会比较枯燥,而这里更加有趣味,更加有沉浸式体验。”

博物馆讲解员黄迪表示,“我们把消失几十年的活字印刷术重新真实地再现出来,不再只是课本上的几句话、寥寥几行字,学生们可以真实感受到这个温度,以及亲手去实践活字印刷做文字的感受,从而对汉字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共鸣。”

随同孩子一起来到博物馆的学生家长程红表示:今天我全程参与了宝岗小学组织的“活字印刷”研学活动,作为家长,我非常支持开展“每周半天计划”。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、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,同时还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同样是第一次走进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的学生家长罗婷婷,为深圳还有这么独特的民营博物馆而感动,同时被活动现场热烈的氛围所感染。她表示:这次活动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,学习了非遗文化的精髓,对于孩子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孩子们认真听讲活字印刷的今生前世积极动手尝试印刷,学习热情高涨,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。我们家长非常感谢学校精心组织的“半天计划”的活动。

深圳市龙岗区宝岗小学教学处主任王林介绍,宝岗小学已有 10 门课程通过了深圳市教育局“每周半天计划”的评选,涵盖了非遗文化、美术、美育、戏曲研学等系列课程。把课堂搬到校外博物馆,同学们在参观和体验的过程中,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历史,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。

王林表示:在今天下午的活动中,我们的孩子不仅体验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,明确地知道了中国汉字以及中国印刷术的发展的历程,并且对中国汉字进行了当代传承。这次活动意义非常鲜明。未来,学校将与更多校外实践基地合作,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。“每周半天计划”的实施,丰富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,使学校的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课程,而是向多元化、综合化的方向去发展,学生在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当中,能够锻炼更多的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,来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。

 

被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生动的展陈吸引,感觉特别契合

 

谈及为什么会选择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作为学校“每周半天计划”的首选实践基地,王林对南都记者说,“我们之所以非常看重这个项目的推进,是因为我们觉得孩子在中国汉字的学习过程当中,他首先要了解中国汉字的来源与中国印刷的历史。然后通过形象化地了解与沉浸式体验,对汉字文化的热爱会有一种推进作用。我是觉得在母语的教学过程当中,特别是作为中国的孩子,他必须要对中国的历史有非常清楚的了解,才能够更进一步地去学习、热爱,并且去传承这样一份文化,所以我们想到了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这样的研学基地。最初知道博物馆还是通过深圳市教育局的官方推荐,在‘每周半天计划’推进的过程当中,其实深圳市有 1000 个校外实践基地,供全市的学校备选,我们一下子就被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所吸引,觉得非常契合我们。”

王林表示,“第一次来博物馆时就感到很震惊,如果不是通过这次活动,还无从了解。整个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给了我充满文化意味的感受,不论是场馆的布置,还是藏品的展陈,非常清晰、生动地呈现了汉字文化与中国印刷文化的历史。从整个深圳的民营博物馆来看,这个博物馆也是很独特的。原来深圳的民间还有这么多文化人,这么多关注非遗与非遗传承的人。我突然想到,在一些旅游城市的步行街里,也会看到以汉字为主体的相应的文创作品。然后我发现其实它的起源应该就是来自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馆,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,特别是学生能够参与其中,在这个过程当中去体验,然后更多地去传播。也希望政府部门对这类民营博物馆有更多扶持,使中国传统的汉字文化、我们的母语有更好的展示与传承。”

 

采写/摄影:南都记者 谢湘南